近日,网络上疯传小米SU7的退订率高达40%,尽管有图像作为佐证,但真相依旧扑朔迷离。不过,车企对小米汽车的围攻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 在商业战场上,我从不以善意揣测对手。毕竟,在数百上千亿的资本游戏中,任何手段都可能出现。 据悉,小米SU7上市首晚订单便突破5万辆,24小时内更是飙升至8.8万辆。然而,随后却有100余起投诉称无法退订。令人费解的是,这些订单都是在小米SU7报价公布后才下订的,理论上不存在因价格问题而退订的情况。 退订规则清晰明了,小订可自由退订,大订则锁定订单,这并非文字游戏。因此,有理由怀疑是竞争对手在暗中给小米汽车制造负面舆论。 4月2日,当订单数量突破12万时,网络上再次传出退订40%的消息,这引发了更多的思考。 这40%的退订究竟从何而来? 有人猜测,这可能是小米为了营销自己制造的假象,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。小米SU7上市发布会后不到1分钟就售出5000台创世版,不到1小时订单就突破5万,何需额外制造4万假订单? 更何况,如果小米真的需要这些假订单,只需在宣传中虚增数字即可,何必真的让4万人交出5000元定金? 那么,这40%的退订是否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捣乱呢?从逻辑上看,这是有可能的。因为掺杂大量虚假订单对小米汽车不利,但却能让竞争对手从中获利。 虚假订单的消息会损害小米汽车的公信力,扰乱其排产计划,最终让竞争对手坐收渔翁之利。当然,这些只是我的推测,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。 不可否认的是,确实有一部分订单是受到雷军的影响而冲动下订的,事后反悔也在情理之中。 同时,也有许多理性消费者选择先下订观望,等待其他车企的反应。如果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,他们很可能会改变主意。 在4月1日和4月2日这两天,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宣布了官方降价。例如,问界新M7 Plus后驱版的价格下调至22.98万元,直降2万元。 小鹏G9也推出了限时减免活动,补贴后现车起价为24.39万元。此外,极氪也宣布了旗下极氪007后驱增强版的官方指导价格为20.99万元。 随后,蔚来汽车也宣布推出10亿油车置换补贴,全新腾势N7的售价区间为23.98万元至32.98万元。这些消息无疑都会对已经下订小米SU7的消费者产生影响,导致他们可能改变主意。 然而,对于雷军而言,他在数码快消品领域已经历经风雨,对市场的恶劣环境早有心理准备。即使这40%的退订是真实的,他依然有8万个真实订单需要消化。 或许,这场风波反而能让小米汽车因祸得福,不再为产能不足而担忧。多余的产能甚至可以分配给下一款小米汽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