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宫室既竟,请再略言丧葬。古人分形与神为二,故曰:“体魄则降知气在上。”(《礼记·礼运》)又曰:“众生必死,死必归土。骨肉毙于下,阴为野土。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。焄蒿凄怆,此百物之精也,神之着也。”(《礼记·祭义》)延陵季子适齐,比其反也,其长子死,葬于嬴、博之间。既封,左袒,右还其封,且号者三,曰:“骨肉归复于土,命也。若魂气,则无不之也!”皆其证也。故其视形,初不甚重。楚之亡郢也,申包胥以秦师至,败吴师。“吴师居麇,子期将焚之。子西曰:父兄亲暴骨焉,不能收,又焚之,不可。子期曰:国亡矣,死者若有知也,可以歆旧祀,岂惮焚之?”(《左》定五年)尤其重神不重形之明证也。故其葬也,“送形而往,迎精而返”,而无墓祭之事。葬之厚也,盖自不知礼义之王公贵人始,而豪富之民从而效之;墓之祭也,则秦人杂戎狄之俗为之也(古疑于墓祭者唯孟子,所谓东郭墦间之祭。齐近东夷,或亦杂异俗。伊川之民,被发而祭于野,则辛有固以为异俗矣。武王观兵,上祭于毕,司马贞、林有望以为祭毕星,固近曲解,周是时亦犹秦之始起耳。《周官·小宗伯》:“成葬而祭墓为位。”《注》:“先祖形体讬于此地,祀其神以安之。”《正义》:“祭后土之神,使安佑之。”《冢人》:“大丧既有日,请度甫竁,遂为之尸。”郑司农云:“始竁时,祭以告后土,冢人为之尸。”后郑云:“成葬为祭墓地之尸也。”后郑即据《小宗伯》文也。至《小宗伯》云:“诏相丧祭之礼。”则《注》云:“丧祭,虞袝也。”皆非今之墓祭也。顾亭林曰:古之有事于墓者,奔丧者不及殡先之墓,哭尽哀。除丧而后归,之墓哭成踊。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。皆有哀伤哭泣之事。宗子去在他国,庶子无爵而居者,望墓为坛,以时祭,亦非常礼也。孔子之丧,门人不得奉庙,故庐于墓,亦非后世之庐墓也。详见《日知录》)。
相关影视:泰国电影我的妻子不是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