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于谦威望己经很高,河南、山西的吏民伏阙上书,请求留下于大人,周王、晋王两位藩王也出面让于谦回当地。须知明太宗系藩王造反成功,他深知藩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,大大限制了藩王的权力,藩王也明白参政的敏感性,一般不轻易干政。现在两位藩王甘愿冒政治风险出面干涉于谦的任职,可见人望之高。王振也无奈,只好同意于谦以大理少卿衔巡抚河南、山西。于谦这一干,就又干了十年,在两省巡抚任上一直干了十九年。
正统十三年(1448年),于谦终于升官了,朝廷召其为兵部左侍郎。第二年也先大举入寇,兵部尚书邝埜随明英宗亲征,于谦在兵部主持工作。旋即,土木堡大败,皇帝被俘,大量公卿突然死亡,也先趁机攻向北京,宣府、大同、紫荆关、古北口、密云的守军纷纷溃败,瓦剌数十万大军在北京城下成功会合,包围九门。也先提着明英宗在城下耀武扬威,要城内的人赶紧投降。
面对这样的窘境,北京的留守朝廷陷入一种癫狂状态,很多人在危急关头并不是首先考虑如何御敌,而是追责甚至泄愤。众人怪罪是王振造成天裂之祸,当庭打死了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。明英宗出征后,皇弟廊王朱祁钰监国,但这位长在深宫的皇子又岂是大将之才,现场看到活活打死人这样的场景居然吓得站起来就跑。于谦连忙拉住廊王,让他当庭宣布王振有罪,马顺该死,又拼命在一片混乱中安抚杀红了眼的官员们,终于让大家渐渐冷静下来,一片混乱之中于谦的袍袖都被扯得碎粉!事后,留守北京最大的官员吏部尚书王直紧紧握住于谦的手,激动得泣不成声:“国家全靠先生了,一百个王直都没用!”于谦也毅然担起责任,以区区侍郎身份主持朝廷工作,应对土木堡之变这样前所未有的巨大突发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