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1年,教育部在《关于修订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说明》中指出:目前四、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,效果不好。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、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,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,一至五年级每周各一课时,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,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。①3月9日,教育部发出《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》,提出从1981年秋季开始,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。3月13日,教育部颁发《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(修订草案)》,规定将小学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。②1982年5月,教育部又颁发了《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(试行草案)》。从政治课到思想品德课并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,也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改动,更是小学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实践对小学提出的新要求,同时也是实践工作者在小学德育实践中探索的结果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后,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,中学先后恢复开设“社会发展简史”“科学社会主义常识”“辩证唯物主义常识”和“政治经济学常识”四门课程,并编写了统一的教材,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。1980年3月,教育部在济南召开了中学政治课教材教学大纲讨论会。当时中学的德育课程设置是:初一开设“青少年修养”,初二开设“社会发展简史”,初三开设“法律常识”;高一开设“政治经济学常识”,高二开设“辩证唯物主义常识”。1981年8月,教育部颁发了《中学生守则》和《小学生守则》。